今天是: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即英雄之歌舞,而英雄则指梁山泊一○七好汉,在营救卢俊义中,乔装打扮,混入大名府,表现有正义、有机智,不怕艰难,英勇奋进的精神,呈现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气概。

英歌舞是陆丰市甲子镇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据传清代光绪年间,甲子地区人民为庆祝一次盛大的庙会,从福建活动形式引进入门,开启英歌,由于英歌舞具有古老装扮;武姿雄伟,气势动人,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故此,年年活动,代代承传,百赏不厌,流传至今三百余年,成为独格英歌舞。

英歌原是游行式舞伍,借以梁山泊一○八员,编排成队,这个这分为四大部份:举义旗16人,舞英歌54人,(其中打锣鼓13人),演小戏及横抬旗帜合总数限于一○七人内,连成一体。其中舞英歌为主要表演队,演小戏为配套演出队。

英歌舞的表演,先以时迁领头引队,头插金花、红绸武冠,手舞银蛇,浩然正气,往前杀路,然后由李逵带领三十六人排成两排紧跟而上(其中前24人,画上不同花脸,手握双木棍,后12人武生面谱,手提小铃冬鼓)全身武侠装扮,头戴红帽,加插雉尾过龙武冠,着红裤,打五彩脚绞,穿上带小铃草鞋,走动起来发出节凑铃声,身携古代类似兵器,手舞双棍,旋转过肩和小铃鼓,一上一下,同时起落,随伴鼓点的节凑,敲击着嘹亮的响声,迈着健稳,传统蜈蚣步子,边舞边前进,步伐这整齐,服装之绚丽,舞动之雄威,真振奋人心。通过队列分行、合拢、变化、有穿龙布阵、削槌、伏槌、掺槌的动作表演,这些动作,有如武当派系的拳姿武态,生气勃勃,雄威壮志,让人扣住心弦。

英歌后面,有游行小戏,边行边唱,唱词有趣,惹人喜欢。

2007年5月,甲子英歌舞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9月,甲子英歌舞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云冈文化节艺术展演”,荣获金奖;2011年6月,甲子英歌舞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大安滚地金龙      下一篇:

相关视频

版权所有 · 2018 汕尾市图书馆
本馆地址:城建规划局办公大楼一楼 电话:0660—33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