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东狮舞


湖东舞狮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它以弘扬传统文化,驱邪扶正为内容,有喜庆欢乐之象征。是湖东群众历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项目。被列入陆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东舞狮,俗称舞虎狮。是湖东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清朝年间从何处流入无以考究。但历史以来,一直被当地群众视为能驱邪恶、制凶煞的一项民俗活动。故每逢传统节日、新建筑物落成、桥梁通车等庆典活动都要请“虎狮班”来舞一舞。人们希望能借“虎狮”冲去晦气。湖东舞狮一般在每年的旧历十二月廿四日“神上天”那天和十二月三十日大年夜出演。春节期间,最受人们欢迎,不论男女老少,一听到“虎狮班”锣鼓声便要争先围观。“虎狮”一到即燃放鞭炮迎接,以求“虎狮”冲去旧年晦气带来新年平安。

湖东舞狮的狮头制作工艺精致,别具一格。与其它狮舞的狮头制作有不同之处。它不用竹篾扎缚。制作前,先用泥土雕刻一个狮头形状的土坯模,然后多次用簿纸在土坯模上一层层地粘贴定型,再涂上各种颜色花纹。眼睛、耳朵能晃动,嘴巴用木板制成,开合自如。额头处要挂上一包“花针”。出狮之前要择吉日良辰拜请达摩祖师爷,“打雄”之后便开始走村串户表演。

湖东舞狮有青狮和红狮之别。青狮俗称“狮公”,红狮俗称“狮母”。青狮的头部略小巧,目深陷,眉毛白,额头突出,它以青的颜色为基本色调;红狮的头部稍大且呈方块状,看来有些笨戆模样,它是以红的颜色为基本色调。两者的装饰除色调脸谱图案有所区别外,都是用狐尾或狐皮卷成圆条形框在狮额的上方,并用麻丝染成五色线作狮须连同小铃铛系结于狮头的后方,再用一幅花布作为狮身,俗称“狮被”。把它连结在狮头上。狮的尾巴同样是用五色麻丝做成的。舞时,狮头、狮尾各1人操作,配合密契,形似一体。再备四人等待轮流替换。

湖东舞狮,旧时一般多由农村武馆组织。不仅舞狮子,还要表演武术,故此舞狮队,也称虎狮班的舞狮者须先学得拳术才得“出狮”。但湖东舞狮有它的一定规矩和一套表演程式。其规矩是每到一处应先行参拜仪式然后才舞狮,即凡到一个地方都必先参拜当地老爷神。接着是挨家逐户参拜。个别有新建筑物的人家也会请虎狮进去舞一舞,以祈求吉祥。虎狮不论舞到那里,那里就燃放鞭炮表示热烈迎请。但此时狮子不能随意进门,而应高举狮头迎着鞭炮不断起舞直至鞭炮燃放完了才进门参拜。全部参拜完毕后便在当地找一宽阔场地开始打圈表演。其表演程式是由舞狮者举起狮头狮尾作摇头摆尾姿态,以“踏七青”碎步绕圈走动。当舞至场中心时便立即俯坐地上开始“搔痒咬虱”,只见它时而用脚搔腹背,时而转头咬尾巴。接着又是伏地瞌睡,坐养其神。其动作唯妙唯肖。

舞狮表演过后便升始表演武术。湖东舞狮的拳术表演没有拳路之分。参加表演者有20余人,多则30余人,他们各自学有多门技艺,如徒手、槌、刀、长矛、三叉戟等都能打出自成体系的一套拳路。打拳开始,先由个人逐一作徒手、刀、槌、长矛、三叉戟等的表演,接着是对打。对打有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刀、双刀对双刀、双槌对双槌、长矛对三叉戟等等。对打还有个人对打两人、个人对打三人的打法,并以它来表示表演至此结束。最后又舞起狮来,按初进乡时参拜的次序依次告别主人,这时,主人手捧“红包”或锦旗恭恭敬敬地赠送给舞狮队以表谢意。

湖东舞狮的表演别具一格,有与众不同的传统地方特色。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它以弘扬传统文化,驱邪扶正为内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有喜庆欢乐之象征。其特征用武术弓马步伐效狮步行进,以确保首尾呼应,配搭紧揍;它的锣鼓与舞狮的动作协调统一,显示狮子与人们的的“亲热”气氛。是湖东人民群众向往社会稳定,希望吉祥安康的精神寄托。



上一篇:陆丰咸茶      下一篇:东海舞龙

相关视频

版权所有 · 2018 汕尾市图书馆
本馆地址:城建规划局办公大楼一楼 电话:0660—33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