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山位于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是集宗教、文化、园林、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为广东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距今将近88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碣石建卫城,在玄武山(原称圭山)起龙顶下建“玄武庙”。明万历五年(1577年),潮、惠指挥使、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玄武庙,营造一座由五组四合院组成的格局九十九间的宫殿式庙宇,称“玄武寺”,次年于寺后山巅建“福星亭”(又曰“文昌祠”)和“一鉴亭”(后称“四美亭”),于寺前建简陋戏台。清康熙年间,为避帝讳,“玄武山”改为“元山寺”。此后,元山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碣石官绅与住持僧主持修缮。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碣石官绅主持扩建玄武山戏台,为当时粤东较大的庙宇戏台。同治四年(1865年),由邑绅曾樾庭首倡改“文昌祠”建“福星塔”,泊承升、温贤等主持重建,为八角形三层石塔。福星塔乃全城制高点,为古代陆丰八景之一“碣台观海”。
明、清时期,玄武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留下了帝王、总督、提督、总兵官司及文人墨客的许多墨迹,有“三台保障”、“山不在高”、“起龙岩”等石刻和清同治皇帝的御赐匾额“威宣岭表”、两江总督林则徐的“水德灵长”、碣石镇总兵刘永福的“灵声满道”等多面匾额,其中“水德灵长”和“灵声满道”被列为中华名匾。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记、著名的诗文及宋、明、清代的陶器、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记载着玄武山的悠久历史。
元山寺自清乾隆“丙申岁”(公元1776年)始每十年(即干支纪年的天干丙年)举行一次重光庆典活动。届时,元山寺及寺内北极真武元天上帝暨诸佛、神像经修饰和装金重光,焕然一新。当地群众为此举行盛大的民俗宗教文化活动。碣石镇各社区、各行业做好筹备事宜,民间艺人各显神通,设计、制作了各样具有优秀地方传统特色的龙灯、狮灯、鱼灯、大旗、花篮、高跷、高景、竹马戏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作目。庆典期间,大街小巷火树银花,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还有演戏、燃放烟花等各类活动同时定点举行。最具特色的是以元山寺为中心集结点的各社区、各行业组织汇集参与庆典活动的民俗文艺娱乐节目,连成了长逾三里的游艺队伍,浩浩荡荡、载歌载舞巡游于大小街道,整个碣石城欢天喜地,呈现出一派吉庆祥和的景象,这一活动约定俗成,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玄武山元山寺十年一度重光庆典,对提高玄武知名度、扩大影响、品扬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旅游事业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一步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体现了太平盛世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升平景象,使地方传统的文艺作回基本恢复起来。
《元山寺重光庆典》是广东省陆丰市碣石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高度的艺术创举,历来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