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波(1909--1976)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人,官任粤军第一师督战队队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第12师上校团长,后来被任命为广东陆丰县县长兼应急勘乱指挥官;民国十八年(1929年)定居南洋,出任苏门答腊华侨民主同盟主席,印度尼西亚惠州会馆会长。中共建国10周年,应邀回国观礼。刘廷波为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为实现伟大革命理想而英勇战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刘廷波是一位历史巨人。他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
革命先驱 英名永驻
古往今来,广东的海陆丰一直就是块宝地。其北承气势磅礴的莲花山脉,南临波涛浩瀚的汪洋大海,风光绮丽,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自宋以来,这里出了无数甚有作为的名人,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殷商巨贾,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中华台北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系军阀,中国致公党创始人陈炯明;他们宛如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原任粤军第一师(粤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督战队队长,收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北伐铁军) 第12师上校团长,后来被任后来被任命为广东陆丰县县长兼应急勘乱指挥官的刘廷波,就是其中的一颗。
刘廷波,字木深,广东海丰人,前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十三日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其父名叫刘江,字尧羲,是海丰县庠生(秀才),无意仕途,而从商贾,经营米业发家,拥有田地二百余亩,年收租谷二万余斤,跻身于当地大地主豪绅的行列。海丰县公平新厝刘氏有“英雄事业,才子文章”的赞誉,刘廷波祖父刘华丽,字元章,敕授例贡生,叙选儒学正堂,赠修职郎,官秩正八品,曾祖父刘政喜,字诏文,号称成均进士,授京师(北京)国子监监生,敕赠文林郎,官秩正七品,而刘廷波一呼百应、叱吒风云、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发挥英雄本色建功立业,正是他们为公平刘氏赢得这一赞誉的,所以人们就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公平刘氏族人的世代家风。刘廷波出生期间,正是辛亥革命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燃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族革命烈火。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刘廷波幼年在反对封建专清制的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受到了洗礼。
骁勇善战建功勋 身经百战敌胆寒
陆丰县位于南海之滨,是广州、惠州通向汕头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又是军阀陈炯明的巢穴,官僚和新兴地主众多,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深受压迫剥削,阶级斗争非常激烈。刘廷波1927年参加领导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他3次亲临起义前线,武前线,武装夺取政权,宣告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同年委任为广东陆丰县县长,后任兼任陆丰县应急勘乱指挥官。1927年9月7日,陆丰武装起义打响。刘廷波率领讨逆军4000余人枪,攻占陆丰县大安镇。8日占领陆丰县城。讨逆军包围县、区公署,顺利地收缴了敌军掌握的军警全部枪支武器,逮捕敌军,释放了被监禁的无辜群众。刘廷波积极发动群众,扩大讨逆军队伍,筹集枪械弹药,及其加强陆丰县的防备。
1928年初统治广东的国民党在军阀集中兵力,分四路进攻海、陆丰,在动荡不安的岁月有人开始在店门口挂上「本店暂停营业」的牌子,不到两天,东海镇上有七八成的店家跟进,镇民有钱买不到东西,纷纷咒骂,并向镇公所投诉。东海镇政府也在讨论如何处理「休市」一事。刘廷波闻听事况,招集各级官员和东海镇商户到妈祖庙前开会。
第二天,只见妈祖庙前搭起一个临时的戏台,戏台下站着近百位商人。一会儿,刘廷波由县政府走出来。爬上戏台向商人训话。刘廷波提出严厉警告,说:“休市一类的行径,国民政府视为严重犯法。凡哄抬物价、屯积居奇的奸商,只要被查要被查获,下场就是枪毙”。并且在全县大小城镇建立「打虎队」,碣石镇,博美镇也不例外,休市便构成「屯积居奇」罪名,一经查获,打虎队可以先斩后奏。刘廷波坐镇陆丰六亲不认,已经枪毙了不少人, 从此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出现了短时期的相对繁荣.
戎马献丹心 海外扬英名
1927年11月,第三次起义胜利后,13日,在陆丰召开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陆丰县苏维埃政府,陆丰除一个乡外,均属苏维埃政权管辖之下,刘廷波在会上推举我陆丰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至1928年2月李济深、张发奎两派军阀混战结束,李济深的广东政权得到暂时稳定。李济深集中陈济棠、邓彦华、黄旭初3个师,及4艘兵舰分四路进攻陆丰。2月29日陆丰城被攻陷.经省委同意,转移各地参加革命斗争。刘廷波撤离陆丰.撤往印度尼西亚.这个红色政权坚持了4个月之久(1927年11月至1928年2月),俗称“四月政权”。
刘廷波去印尼后,华侨慕其英勇,推选他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棉兰市惠州会馆的会长。并且是苏门答腊华侨民主同盟主席。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华侨民主同盟是华侨爱国民主团体,由日本占领时期的秘密抗日组织苏门答腊人民反法西斯同盟(反盟)和苏门答腊华侨抗日协会(华抗)合并而成,以广泛团结爱国华侨、促进华侨社会民主化、增进中国一印尼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为宗旨。刘廷波积极推动苏岛各地华侨职工会、农会、青年会、妇女会、文艺团体和华侨总会的建立;刘廷波在国内革命和国外侨务的贡献赢得了人民的赞誉,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10周年,他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邀请,回国观礼。
刘廷波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刘廷波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刘廷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刘廷波有诗二首:
其一
人生恰似出山泉,百折千回莫阻难。
不入池塘成死水,敢奔苍海起波澜。
其二
春去秋来时日多, 溪出江河振大波。
莫道人生荆棘路, 且凭壮志渡长河。
诗赞刘廷波先生 :
钟灵毓秀赞莲峰, 革命先驱出海丰。
南疆跃马燃星火, 北伐武装扫恶风。
腥风血雨建新政, 县长浩气贯长虹。
四方人民歌政绩, 一代英雄唱大风。
粤于行省号旁边, 豪杰间生古固然。
万人心死摧强权, 史册光芒见新篇。
日可倒兮海可填, 血肉拼与钢周旋。
丹心耿耿昭日月, 千年留名金石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