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汕尾非遗:不做老古董 传承中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1

汕尾渔歌业余表演队上演《娶新娘》

河田高景传承人之一的陈文山(左)在制作高景龙头装饰


  编者按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在广东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这句俗语既生动道出了当地人重义敢先的精神,也给汕尾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汕尾一面临海,陆地与惠州、河源、梅州、揭阳接壤。千百年来,岭南文化的三大分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给汕尾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印记,也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聚宝盆。


  南方报业1+X采访组日前深入汕尾采风,走读汕尾独特的人文魅力。从今日开始推出“人文荟萃活力汕尾”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文化部日前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名单,汕尾渔歌榜上有名。如顺利获批,汕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达到9个,继续在粤东西北地区居于前列。截至目前,汕尾已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90个。更可贵的是,这些项目在当地并非垂垂老矣的“古董”,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渔歌


  七旬名师传艺13岁小童


  每周一、三、五的傍晚,位于汕尾城区海滨路边的一栋5层小楼内,总会传出宛转悠扬的歌声。这栋小楼是汕尾市城区文化馆的办公地点,同时也是汕尾渔歌传承基地。每周三次的训练,渔歌业余表演队的70多名成员常把设在顶楼的练歌房挤得满满当当。


  8月26日,记者在传承基地现场观摩了一场渔歌训练。欢欣鼓舞的《喊出金银满滩头》、铿锵有力的《捕鱼》、男女对唱的《斗歌》、原生态的《娶新娘》,身着传统渔民服饰的演唱者载歌载舞,真实呈现出汕尾水上人家的喜怒哀乐。


  “在汕尾,渔民唱渔歌从宋代就开始了。上世纪20年代,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还专门采集汕尾民歌,编写成书。”退休干部、汕尾市非遗专家委员会成员钟训成自豪地介绍说:“1958年,汕尾成立了渔歌队,他们演唱的《妇女捕鱼队组歌》,还在广东省业余文艺会汇演中拿到过唯一的特等奖。”


  目前这支渔歌业余表演队,成立于2012年,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渔家子弟。梳着大背头的黄宜合,既是表演队的一员,也是表演队最主要的资助者。在汕尾和香港都有生意的他,只要有空就会自己开车来海滨路参加训练。“我在渔村长大,从小就喜欢听渔歌、唱渔歌。能和大家一起开心唱歌,多少钱也换不来。”黄宜合说,


  13岁的徐家禄,是表演队年龄最小的成员,已经会唱30多首传统渔歌。和黄宜合一样,他也是从小就喜欢听渔歌,还跟着电视里的节目学唱。小家禄的妈妈觉得儿子唱得还不错,就用手机把家禄唱歌的片段拍摄下来,闲暇时放给亲朋好友观看。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过七旬的汕尾渔歌名师苏少琴看到了视频,觉得徐家禄是可造之材,就让他跟着自己学习渔歌。


  “节假日每天去婆婆家学两个小时,经常会超时,晚了就跟着婆婆睡。”说起学唱渔歌的经历,徐家禄表示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的音准很好,好好练习,以后肯定有出息。”苏少琴毫不掩饰她对小家禄的喜爱。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代渔歌名师,苏少琴在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自己唱渔歌已经唱了58年。“这几年,大家不再一心忙着挣钱,愿意听渔歌、唱渔歌的人又多起来了。”苏少琴开心地说,除了徐家禄,还有10多个儿童在跟着她学渔歌,只要自己还唱得动,她会一直教下去。


  高景


  制作引入电脑绘图技术


  如果说渔歌是汕尾深受海洋文化熏陶的体现,那么已经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河田高景,则颇有些“登高望远”的山区意蕴。


  河田高景的发祥地,位于汕尾市陆河县县城所在地——河田镇,这里靠近梅州的五华、河源的紫金等地,属于客家人聚居区。高景传承基地设在河田镇政府旁一栋两层小楼的二楼,这里同时也是高景的制作室。


  制作室的地板上,摆放着两根长约七八米的钢条。李庆坤是河田高景传承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这两根钢条就是制作高景的最基础材料--景梗。河田高景的表现形式与流传于珠三角地区的飘色颇为类似,都是将儿童演员固定在高杆之上,凌空表演。李庆坤介绍说,河田高景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其中景床是长方形的粗木架,用来固定景梗和景物,出游时需要4-8名壮汉才能扛动;景物则由景旦、景童和装饰道具构成。景童是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站立在景梗低层表演;景旦是五六岁的幼童,要固定在景梗的最高层,是整个高景最引人瞩目的部分。装饰道具则布置在景梗表面,用来掩饰其中的钢条。


  李庆坤告诉记者,河田高景的流传史已有600年之久。解放前,每年正月十九、二十两天,都是高景出游的日子,当地往往万人空巷,争睹景物,祈求一年风调雨顺。解放后,每逢重大节庆,河田也会举行出景巡游。


  回忆自己制作高景的经历,李庆坤说,要从1988年陆河设县谈起。当年为庆祝设县,陆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高景出景活动。正在河田镇上经营一家广告招牌铺的李庆坤,受邀帮助高景老师傅制作高景。活动结束后,李庆坤不仅掌握了制作高景的技巧,也爱上了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007年和2008年,河田高景先后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专门腾出一处房间作为高景的传承基地。李庆坤有空就来到基地,和老师傅们商量高景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李庆坤告诉记者,自己仍在经营广告招牌制作的生意。有此便利,他近来也尝试将招牌制作中已普遍使用的新技术引入到高景制作之中。“比如说电脑绘图、电脑打字、电脑切割等等,都可以用在做高景的过程中,比人工效率高。”此外,李庆坤还在自己的公司物色合适的年轻人,传授一些高景制作的技巧。


  ■举措


  培育非遗传人 保证活态传承


  汕尾争取设立国家级非遗专项资金


  在汕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办公楼内,每一处楼梯拐角都悬挂着介绍汕尾非遗项目的图片。从1楼走到6楼的局长办公室,正好可以沿路感受一下汕尾民间艺术的风采--滚地金龙、麒麟舞、河田高景、甲子英歌、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戏……“早在2008年,汕尾就被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此称号的地级市。”汕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林来平对记者说。


  据林来平介绍,2008年,汕尾市政府制定了《汕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发展规划》,将非遗保护纳入文化强市发展纲要。截至目前,汕尾已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省级26个,市级58个,县级97个。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10人、23人和76人。


  为了让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继续焕发生机,汕尾市一方面出动1万多人次的普查人员,抓紧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和表演程式;另一方面则通过文化惠民、对外文化交流等形式,为非遗项目创造表演平台,推动其自我发展。


  为了让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传承,汕尾市近年来还通过各种渠道招收和培育非遗传人。据统计,目前汕尾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招收入室弟子560多人,全市一般学艺人数达到2400多人。


  林来平透露,接下来汕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将争取把非遗项目保护经费和项目传承人补助纳入市财政预算,设立国家级非遗专项资金,并鼓励以捐助方式设立国家级非遗保护的社会基金。


版权所有 · 2018 汕尾市图书馆
本馆地址:城建规划局办公大楼一楼 电话:0660—33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