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田高景
来源:唯美系   发布时间:2018-05-07


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的直接起因是延续了六百多年历史的广福庵庙会。广福庵一年一度的庙会最初是由庙会中比赛谁家供神的阉鸡肥大,发展到比赛哪村制作的粉景份量足、高度大、工艺巧,逐渐发展为比赛“河田五甲”中哪一甲最能制造新奇花样以示己方心灵手巧,从而形成由“人+活物+道具”共同构成的“活动风景”,即河田高景,最终实现由“静景”到“动景”质的飞跃。高景形成后,涌现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制景艺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传神作品。并将出景时间锁定在每年正月十九、二十两天,逐步形成传统赛事和出景路线,最后到达广福庵集中评比、交流。


整个过程热闹非凡,赛事牵动四乡八里及周边地区。河田高景从此声名鹊起。





河田高景的突出特点是“高、奇、险、巧”。“高”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一般为两丈(6米),景旦往往超过屋脊高悬于空中,惹得万民围观争睹;“奇”就是高景造型奇特、题材新颖、出人意料;“险”是指高景仅由一根长8米的锻造并弯曲定型的小钢筋独立支撑,看起来无依无托,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巧”是指全景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尤其是景梗的“来龙去脉”不能暴露,留下悬念让观众去猜测、争论。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和“景物”三部分组成,演出时每架景除景童、景旦外一般要配“四抬、四护、二叉(或四叉)”、前后指挥各1人,共12—14人,全景重约100—150公斤,由8人(4人一组)轮流抬着前进,因而从制作到成功演出,要动用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并在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指导下方能完成。


河田高景充分体现河田客家人民酷爱艺术的鲜明个性和“集体创作、团队协作、友谊竞技”的团队精神,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以及联络海外侨胞感情、凝聚力量、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2003年,河田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河田高景”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一篇:汕尾渔歌      下一篇:正字戏
版权所有 · 2018 汕尾市图书馆
本馆地址:城建规划局办公大楼一楼 电话:0660—33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