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多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陆河擂茶制作技艺;陆丰海马酒酿造技艺;海丰五福狮舞;捷胜泥塑;碣石麦杆画;陆丰博美妈祖信俗等等。这些很近又挺远的民间技艺各有什么特点呢?你又知道几个呢?小编特别为大家整合了一下!请转发给朋友吧&……
一、陆河擂茶
陆河擂茶是广东陆河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粤菜系。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拘,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
传说
传说在神农时代就知道茶能解毒,到了唐代,茶叶生产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间饮茶逐渐普及。饮茶有利于健康,已为世人所共知,擂茶不仅可以清饮,也可以配炒米而饮,而陆河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礼节,也是从古至今的传统风俗。擂茶,成了客家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历史渊源
相传,建武23年(47年)盛夏,马援率军驻守桃花源,不料一夜之间许多将士纷纷病倒,马援卧病石室听取部将汇报战况,忽闻老百姓敬献汤药的禀报,病魔缠身的马援将信将疑地喝下一大碗,只觉芳香沁人肺腑,滋味渐生,遂连喝三大碗,全身大汗淋漓,四肢销微活动竟可奇迹般地站立起来,多日淤积的苦痛,仿佛也随汗水一流殆尽,于是三军皆服,瘟疫大除,从而大振士气,举旗大捷,这种传说有的涉及到刘备,有的涉及到诸葛亮、张飞,但更多的都是提到司马错、马援,也唯有马援一说,可见于历史记载:公元前280年,秦昭王大将司马错屯兵沅水之南,在与桃花源毗邻的长茅岭南阳一带筑城,这是四川、贵州和湖南三地人民往来的开始,民间以擂茶的老祖宗--"苦羹"的形式流传。康熙时所修《桃花源县志》载"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于是"马援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
基本原料
现在普遍认为:擂茶源自中原,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就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
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大青叶、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备,常年取用。加用药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换,如春夏温热,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叶椒或肉桂。
原料备好,同置钵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滚水,撒些碎葱,便成为日常的饮料。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客家先民在流迁过程中,艰辛劳作,容易“上火”,为防止“六淫”致病,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制药饮,江南可供采用的药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
制作方法
陆河客家擂茶制作也很讲究,然客家妇女都有熟练的擂茶功夫,每个客属家庭都有一套擂茶工具──擂钵和擂棍。
擂钵为陶制圆形牙钵,直径约1.5市尺,也有1市尺的小擂。内四周为错落有致的罗纹,外型拙秀兼容。擂茶棍长约2─3尺,多选用元樟木、山苍树或油茶树,而其它杂木则不能作为擂棍,若使用了,擂出的茶含有异味,不堪入口。擂茶时,首先选用上好的茶叶连同炒熟了的芝麻放入钵内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钵中间擂击,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再入熟花生倒少许水慢慢地有节奏地旋转擂棍至成糊状,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放适量食盐,然后冲进滚水放数片薄荷入茶,便成了一钵香气袭人的擂茶。闻上一闻清香扑鼻,喝上一口,令你满口生津,齿颊留香,神清气爽,五内俱畅,慢慢品尝,其味无穷。
擂茶不仅可以清饮,也可以配炒米而饮,客家人过春节期间则是用米米呈茶招待客人的。更为独特的是, 客家人每天中午餐食的饭茶,则是米放入锅内熬熟后连汤带饭一齐倒入预先擂好的茶叶浆内,搅匀,再炒上芥兰菜、虾仁、鱿鱼、香菇等,此乃上等客家饭茶。
擂茶加上米饭已成为陆河人每天中午的主食。每年正月初七则成为陆河人特定的日子,称之为“开茶日”,每户都要在这天中午备七种菜擂茶,叫做“七样菜茶”。关于“七样菜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年正月初七日,七仙女趁春光明媚之机结伴来凡间,在陆河东坑富洋垅埔子里一农家菜园采青,待仙飞走后,人们仔细察看,发现七仙女所采摘的蔬菜为:红生菜、芹菜、芥兰菜,还有葱、蒜、芫荽、荷兰豆、豌豆七种,从此人们依样画葫芦,一直沿席下来,以这七种蔬菜为原料或伴加佐料炒成一道菜就茶当餐。有的则干脆将七种蔬菜加新起锅猪油渣一块炒熟进行研擂,制成香喷喷的油茶。后来便形成了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茶的初七“开茶节”,这一日过后,擂茶方可作为日常主餐,因此初七这天中午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茶”便成为了陆河客家人的习惯。
二、陆丰海马酒酿造技艺
陆丰海马酒始创至今已传承130多年。由于其酒味芳香、回味甘醇,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活性特质,具滋阴养阳、强筋活络、益气补血、健身养颜等之功效,素有“南国一宝”的美称。2012年2月,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陆丰海马酒一直以来均采用传统手工技艺进行陈酿勾兑。由李氏先祖李宗德始创。因采用当地特产海马及多种中药材浸泡于高度精良米酒一年后去渣取酒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从唐玄宗起历宋、元、明、清时期,均作为官庭御酒,至清开始传入民间成为寻常百姓强益身心的饮料。起初是当地渔民出海将打捞上来的海马直接浸泡于米酒中,产生了最初的土浸海马酒。李氏先祖李宗德发现这种土浸的海马酒饮用之后,虽然具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跌打损伤等功效,但就是酒中海马腥味极浓,饮用口感不佳,便对其进行精心研制,加入了20多种中药材浸泡于高度精良米酒一年后去渣取酒,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传统手工酿造技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李宗德在陆丰东海新厝仔村开办了酿酒作坊,采用传统手工技艺从事陆丰海马酒酿造,家族传承延续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传至李秉记这一代,经其更进一步研究、探索,同时与中出大学合作,使陆丰海马酒传统酿造技艺得到日臻完善,发扬光大。目前陆丰海马酒作为陆丰的一大经济产业,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发展前景好,驰名海内外,成为中国酒文化和海洋文化完美结合的突出代表,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目前陆丰海马酒年销售量在500吨以上,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
陆丰海马酒酿造技艺独特,是传统宫廷文化的典范,对研究宫廷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的酿造周期长,从原材料加工开始到灌装入库为止,要经历数道加工工序,约一年左右的时间。第一道工序:酿造50度纯米酒的工艺。浸泡海马酒的酒度要求极高,一是纯米酒;二是酒度一定要在50度之间。在酿造米酒的过程中,要精选优质的大米作原料,水质要求清、净,酿造时通过一蒸二蒸三蒸达到50度的酒度,然后封存于陶制的大缸之中。第二道工序:低温干燥烘干海马工艺。海马捕捞上来洗净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大鼎之中,用温火慢慢烘,每次烘干时间要求在40分钟左右,而且要保证被烘干的海马不能过脆过软,干湿要求十分严格,接着把烘干的海马冷却后倒入封存的米酒之中进行浸泡,同时做好密封,每1000斤米酒配海马100斤,并保藏于地窖或阴凉之处,一年后才能启封进行勾兑饮用。第三道工序:对海马酒其它辅助材料进行分类蒸制,即分别对鲍鱼、沙参、人参、熟地、枸杞、灵芝等药树放入蒸笼用温火慢慢蒸熟蒸透,然后取出放冷,以进入下一个工艺流程。第四道工序:烘干后的海马和蒸制后的鲍鱼浸泡后倒入陶制的大缸,每三个月必须搅拌一次,然后继续密封存放,如此连续四次才能取用。沙参、人参、熟地、枸杞、灵芝等二十多种药材在蒸制后也分别进行浸泡,每二月搅拌一次,连续三次后方能取用。浸泡工艺一是要求保证时间;二是保证各种成份出味,确保酒质。第五道工序:勾兑制作工艺。勾兑工艺是整个酿造海马酒最关键一环。海马酒的口感、味道、色泽、成份配置都是勾兑工艺的关键,要求极高。酿酒师对每配100公斤海马酒成份分配要求极其严格,各种成份的酒倒入陶制的大缸后要不断搅动,直到酒味芳香、回味甘醇、清爽可口为止。第六道工序:过滤。为了确保海马酒色泽晶明,过滤师把勾兑后的酒放入过滤器中分三级过滤,使酒色透明光泽逐成成品海马酒,然后灌装入库,或进入市场销售。
陆丰海马酒采用海马这一名贵海洋生物和沙参、人参、熟地、枸杞、灵芝等26种优质中药材、米酒、优质蒸馏水为原料。酿造工艺具有显著特点,始终保持焙制、浸泡、手工勾兑等酿造技艺的独特环节,酒味芳香、回味甘醇,色泽晶明,清爽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多糖、牛黄酸、黄酮、甾醇,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活性特质,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和生理活力,四季常饮、具有补肾壮阳、强筋活络、益气补血、健身养颜主要功效。陆丰海马酒不含人工激素、无副作用、饮用安全,适合青、中、老人的保健饮用。海马属于海龙科。俗语说“东北人参”、“江南海马”,其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有记载,海马对免疫功能低下或肾虚引起体乏,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高血脂等症有明显的功效。陆丰海马酒配方科学、严谨,酿造技艺对传统的中医药养生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养生酒的代表性产品。
改革开放后,陆丰海马酒以其独特的传统酿造技艺,通过QS食品安全认证,并获得了多种奖励。李长春、张德江、黄华华等中央、省领导都曾莅临酒厂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陆丰海马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岭南地区和港澳、东南亚酒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突出代表,被海外华侨称为“家乡水、健身酒”,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陆丰海马酒至今仍保留先辈传承秘方和传统技艺。近年来,陆丰海马酒厂全面启动了传统酿造技艺保护工程。对传统酿造技艺进行了归类、建档、存档,召开专题研讨会,并保留了酿造海马酒的低温干燥、蒸制、浸泡等三部传统技艺,同时投资千万元建立海马酒生态保护区和海马仿生态人工养殖基地,以确保海马酒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三、海丰五福狮舞
汕尾市有着悠久的民间狮舞艺术。元明之际,福建福佬移民以及江西客家移民把各地独有的狮舞带到海陆丰,一直流传至今。并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整理和创新,形成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娱乐民俗文化。
“煎甜粿、睇虎狮”,每当春节来临,舞狮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娱乐民俗,除夕凌晨子时开棚起鼓,待开门炮放毕,就可以进村参拜神庙、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献瑞;及至元宵前“刹鼓”结束。以后逢庙会、庆典等喜庆日子亦可出狮活跃气氛。狮班多在宫庙祠堂前的旷地上表演,观众围成一圈观看。传统的舞狮除道具形状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
“五福狮舞”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梅陇镇金盘围村黄氏先人从江西引入,后流传分布于梅陇镇、联安镇、后门镇等一百多个村,并逐渐发展成全县民间喜庆表演艺术。
“五福狮舞”造型独特,在全市、全省比较罕见。“狮舞”共有五个角色,而舞狮多在春节期间,有“五福临门”之意,故称“五福狮”,民间习俗,认为这是吉祥之狮。五福狮造型原始、古朴粗犷,舞法和武术表演基本传承自先祖的套路,对研究南粤的古代民间艺术和体育有较高的价值。
四、捷胜泥塑
捷胜泥塑,历史悠久,历来是海陆丰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佛、道和多神崇拜信仰的日渐兴起及伴随而生的佛寺、道观、庙堂的日益增加,促使泥塑造像的需求量加大,同时,也促进了泥塑艺人工艺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捷胜镇能工巧匠被压抑多年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是出神入化,颇受欢迎。海陆丰乃至粤东地区的神佛造像,多数出之捷胜泥塑工匠之手。旧时,随着大量中原居民的迁入,海陆丰的远古文化得以与中原文化结合,并经过碰撞、磨合、融和之后,形成了独具海洋特色的地方文化。于是,各种庙会自明代以来便开始盛行。这便为捷胜泥塑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因为每年庙会期间,总少不了艺人为了生活而用泥土捏成的小泥人 俗称“土公仔”)卖给赶庙会者,而信众则将其在神前监烟后,作为祈愿平安的吉祥物送给孩子。久之,这些多姿多彩的“土公仔”便成了庙会卖点极高的泥塑产品。于是,专门制作这一工艺品的泥塑艺人便应运而生,并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制作神佛造像和历史、戏曲、神话传说人物塑像的工艺。
五、碣石麦杆画
麦秆画是我国隋朝宫廷工艺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碣石玄武山庙会大庆之年,民间大量制作工艺品,麦秆制作工艺成当地一大亮点。新中国成立后,碣石成立麦秆画工艺厂,主要作品有人物绣像“毛泽东与霍查”、“毛泽东去安源”、郭建光、阿庆嫂、李铁梅、李玉和、王杰、焦裕禄等,工艺艺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经曲作品“梅雀”入选国家选派参加法国、塞普路斯、比利时等四国巡回展览,其纤细典雅独特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高度好评。
碣石麦秆画的制作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麦秆画以麦秆、乳胶、布为主,配以柴柜、三合板,玻璃按规格大小装裱,制作不同品种的麦秆画。
六、博美妈祖信俗
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比9年),由于战乱,福建“莆仙”一带的林姓氏族和其他姓氏族一起,举族向广东省沿海大迁徙,在移徙中,便把作为“娘妈”的妈祖神灵从莆田湄洲妈祖出生地割火分灵而来,初在霞绕林氏宗祠设祖宗牌位奉祀,后部分裔侄迁居博美镇经商,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镇内南门建造天后宫。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年)进行大规模扩建,同时,在天后宫对岸建造—座占地400平方米两层歇山顶大戏台,作为庆典祭祀、娱乐活动中心场所。戏台上还悬挂有乾隆癸酉年裏人陈畴九题“载歌安澜”。光绪已卯科文魁赏戴蓝翎林仲修题“台阁文章”,清已卯年诰授奉直大夫林逢辉题“作如是观”的历代官员所敬献的匾额。宫前两侧竖立旗杆一对,旗上写着:护国庇民,参天两地。
博美林氏于明代洪武年间在镇内南门建造天后宫,博美妈祖信仰文化也由此慢慢形成,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信仰活动,而十年一次的庙会活动更是隆重。
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之日,博美镇内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信仰妈祖的博美林氏子孙大举回乡参与。同时大会也献上精彩的,具有地区风情特色的表演节目,而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的博美扮景当然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