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带你了解汕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搜狐旅游   发布时间:2018-05-21

汕尾地区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有“渔米之乡”和“戏剧之乡”美称,她不但孕育了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是全省四个“天下第一团”中的三个),而且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在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几大类中有31个项目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13个项目入选省级;滚地金龙、陆丰皮影戏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汕尾渔歌等四个项目,已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民间艺术有的是全省唯一的,有的甚至是全国唯一的民间艺术。这里我们介绍我市部分文化项目,以飨读者。


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


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汇演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1987年前往日本兵库县,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演出,日本五家电视台和十几家报刊都播放演出实况和载文赞扬。1991年赴香港参加国际综艺合家欢演出三场,香港几家电视台和十几家报刊都予播放和载文好评。





“陆丰皮影戏”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的直接起因是延续了六百多年历史的广福庵庙会。广福庵一年一度的庙会最初是由庙会中比赛谁家供神的阉鸡肥大,发展到比赛哪村制作的粉景份量足、高度大、工艺巧,逐渐发展为比赛“河田五甲”中哪一甲最能制造新奇花样以示己方心灵手巧,从而形成由“人+活物+道具”共同构成的“活动风景”,即河田高景,最终实现由“静景”到“动景”质的飞跃。高景形成后,涌现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制景艺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传神作品。并将出景时间锁定在每年正月十九、二十两天,逐步形成传统赛事和出景路线,最后到达广福庵集中评比、交流。


整个过程热闹非凡,赛事牵动四乡八里及周边地区。河田高景从此声名鹊起。




河田高景的突出特点是“高、奇、险、巧”。“高”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一般为两丈(6米),景旦往往超过屋脊高悬于空中,惹得万民围观争睹;“奇”就是高景造型奇特、题材新颖、出人意料;“险”是指高景仅由一根长8米的锻造并弯曲定型的小钢筋独立支撑,看起来无依无托,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巧”是指全景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尤其是景梗的“来龙去脉”不能暴露,留下悬念让观众去猜测、争论。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和“景物”三部分组成,演出时每架景除景童、景旦外一般要配“四抬、四护、二叉(或四叉)”、前后指挥各1人,共12—14人,全景重约100—150公斤,由8人(4人一组)轮流抬着前进,因而从制作到成功演出,要动用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并在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指导下方能完成。


河田高景充分体现河田客家人民酷爱艺术的鲜明个性和“集体创作、团队协作、友谊竞技”的团队精神,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以及联络海外侨胞感情、凝聚力量、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2003年,河田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河田高景”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安滚地金龙


  陆丰大安镇南溪村建于明代,历来民间艺术承传声誉甚好,1996年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南溪“滚地金龙”被编入《中国舞蹈志》。


南溪村老文人黄天枢所拱藏书和“滚地金龙”及其武术队的组织者黄亲等称,“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并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代代都有继承传统的艺人。后来又由该村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授给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的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的两军、下答村,陆丰城东镇的上神山村等。


  南溪村“滚地金龙”演出时由二人进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表演过程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伸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模仿龙的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精彩动作,伴奏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大唢呐按不同的情节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调,有《宫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头》等。


“滚地金龙”承传至今,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关心,南溪村委会向来也很关心并支持该项目的活动,常派干部配合舞队到各处演出,搞好村落之间的联谊团结,还专门安排场地,方便舞队训练,帮助总结经验,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力使年年训练不间断,代代都有接班人。“滚地金龙”在各处表演影响较广,1986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电视部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三等奖;1989年10月应邀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欢乐节演出二十多天;1996年10月参加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开幕和闭幕式演出;2002年1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表演艺术(动物舞蹈)大赛,荣获“肇庆奥星杯综合舞”金奖;2002年10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荣获金奖;2002年5月参加广东省民间表演艺术湛江邀请赛,荣获金奖;2005年8月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暨民间艺术表演赛,荣获“优秀作品”奖杯。2005年11月参加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获金奖。


“滚地金龙”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汕尾渔歌


  汕尾渔歌产生于宋、元时期,分布于汕尾(原汕尾镇)、捷胜、马宫、鲘门、小漠、碣石、甲子。渔民,俗称“疍民”,渔歌亦称“疍歌”。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二中提到:“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汕尾渔歌是汕尾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唱的歌曲。渔民分为陆上渔民和海上渔民两种,海上渔民又分为“拖船”渔民和“瓯船”渔民。传统的汕尾渔歌是指瓯船渔民所唱的歌调,具有极为鲜明的艺术风格而自成一体。




汕尾渔歌主要反映渔民的海上生活,是瓯船渔民用闽南方言(福佬话)歌唱的疍歌。瓯船渔民是一个喜欢用歌声抒发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日常劳作中会伴随劳动的节奏情不自禁地哼起渔歌,大体有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后勤服务歌等内容。歌曲的曲式简短,多为七言四句体,基本上保留着民歌五音调式,每句都加有衬词,乐曲有明显的有音无义的拖音,还有“复沓”,亦即拖腔处唱词的重复。曲式、调式独特,旋律发展有特殊的节奏型。歌词结构工整,渔歌词、韵衬字以及主干音、落尾音等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它的节奏和缓,音韵和谐,旋律优美细腻,可分为担伞调、东风调、丰收调、姑妹腔、大纭歌等调式。语言不但简朴通俗,而且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充满江海生活的韵味。















 “汕尾渔歌”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玄武山庙会


  玄武山位于陆丰市碣石镇北郊,虽是一座海拔高度只有35米的小山丘,但因山上有座元山寺而闻名海内外。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最初为奉祀“玄天上帝”的真武庙。明万历五年(1577年),驻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改建,扩大规模,同时供奉玄天上帝神像和释迦牟尼佛像,居僧礼佛,成为释道汇流的寺庙;此后,民间便有了演戏、文艺巡游等娱神活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起,玄武山的神诞戏、迎神戏、送神戏、重阳戏等已形成规例,定于正月、三月、九月、腊月演出。同时,各村社也组织文艺节目到玄武山祝贺,游行于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引来了四里六乡的群众前来观看。最隆重的要数玄武山正月求签活动,尤其是正月初四求“落马签”,更是盛况空前,广大信众于初三子夜从四面八方云集玄武山,在“佛祖”炉前祷求灵签。如此习俗持续一个春季,堪称玄武山一年一度的新春庙会。




玄武山庙会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元山寺重光庆典活动,它是碣石地区民族民间艺术花会,历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元山寺重光庆典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丙申岁)。此后每十年为一届(凡公元纪年末位“6”字、天干丙岁)举办元山寺重光庆典活动,并形成规例。由于庆典活动内容繁多,必须提前产生理事机构,做好筹集庆典资金、修缮装饰庙宇、重光佛像神位、组织文艺节目等筹备工作。并择定庆典活动的日期,一般多选择在当年农历十月或十一月。庆典期间,整个碣石城张灯结彩、火树银花、鼓乐喧天,好戏连台。舞狮、景坛、扛大旗、挑花篮、钱鼓舞、踩高跷、竹马戏、龙灯、狮灯、鱼灯、八兽灯等民间传统文艺节目排成长龙队伍,游行大街小巷。观者如堵,万人空巷,气氛热烈,场景壮观。









“玄武山庙会”今年6月已入选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正字戏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正音)唱念,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稀有剧种。明初流入粤东,后扎根海陆丰。并曾在港澳、台湾、东南亚等地传播、演出。





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有唱腔,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也称昆腔)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武戏(即提纲戏)没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渲染气氛。








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婆、丑等十二行当。


  历史上曾出现过贝礼赐、孙禄、陈呀、林妈璋、张细抱、郑城界、林友平、陈宝寿、刘妈倩、廖潭锐、蔡十二以及刘采等着名艺人。




正字戏脸谱有毛面、水龟目、鹰咀、虎目等200多种图案。


  文戏剧目,明代有宣德七年《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嘉靖年间《蔡伯皆》出土南戏抄本。另外,今仍保存着一批较完整的清代、民国抄本,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记录本。有“四大喜戏”《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缘》,“四大苦戏” 《荆钗记》、《葵花记》、《琵琶记》、《白兔记》,“四大弓马戏”《义忠烈》、《千里驹》、《铁弓缘》、《马陵道》,统称十二真本戏。


  其他传统剧目中,正音曲戏属弋阳腔、青阳腔系统,其中有《封神榜》、《古城记》、《草庐记》、《赤壁记》等史传戏和《目连救母》、《金印记》、《断发记》等传奇。


  昆腔剧目属北昆中的“草昆”,其中有《马陵道》等北曲杂剧和《南华山》,《烂柯山》、《义侠记》等明清传奇。



正字戏的唱腔也保留着古老的面貌。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腔,普遍运用滚唱,以大锣、大鼓伴奏,风格古朴。昆腔牌子有一百多支,其中“薪水令套”、“粉蝶儿套”、“醉花荫套”、“点绛唇套”等,均充分体现了北曲严格、完整的组织形式。


  牌子以大锣、大鼓、大唢呐演奏,应用于武戏,善于制造气势磅礴的古战场气氛。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派宏大,特别擅演“三国”连台本戏。武戏气氛热烈火爆,有独特、精彩的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追赶以及古老的跑布马、独特的南派武功等表演程式,和逼真的对阵、开打形式。各种排场运用自如,善于表现各种历史、军事场景。


“正字戏”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秦戏


  西秦戏系明代西秦腔(即秦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又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本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及特色的西秦戏剧种(属乱弹系统)。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杂调。正线为本腔,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管弦乐)、“武畔”(打击乐)。传统剧目1000多个,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打。西秦戏与台湾北管戏(又称乱弹)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西秦戏”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白字戏


  白字戏,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海丰白字戏,潮人为区别潮州白字(潮剧)而称之为“南下白字”。分生、旦、丑、净、公、婆、贴7个行当,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一般凑在上半夜演出(讲官话,演正字),至下半夜才做文戏(讲方言,唱白字),俗称“半夜反”。音乐唱腔委婉深情,表演温柔细腻。




白字戏共有剧目10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200多个,常演的大多为传奇故事,全连戏(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有固定的脸谱、服饰、道具、曲牌等。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曲衬词多用“啊衣嗳”。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特点。










“白字戏”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英歌舞


  “元高英歌舞”是甲子镇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据传清代光绪年间,甲子地区扩建元帝祖庙之后,为庆祝一次盛大的庙会,先贤从外地活动形式引进而来,由于英歌舞武姿优雅、气势雄伟、热闹非凡,深受群众喜爱,故年年活动,代代传承,至今约二百余载,成为独格“英歌舞”。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仍多次组织参加各项盛会活动。建后至文革期间,活动频繁,每年国庆节或春节都要活动、演出。1959年国庆,也参加陆丰县巡行。1988年至1991年汕尾建市、陆丰市建建桥、陆丰建市,先后应邀参加演出。2005年参加汕尾市泛珠三角文艺汇演,荣获“金杯奖”。









“元高英歌”是根据前贤韩林院田师爷的创意,用以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分为三十六天干与七二地煞,英歌队就以三十六天干定为三十六人,由时迁带领,头插头符、金花,手舞银蛇,浩然正气,往前杀路,后由李逵领头把三十六个好汉排行上阵,每个表演者经过不同脸谱化妆,武侠装扮,头插过龙,脚穿草鞋,打脚紧带,身携古代兵器,手执双棍,过肩飞舞。随着宋江等人敲锣打鼓,用节奏声指点,齐声共舞,响起嘹亮的棍声,振撼人心,用传统步伐,稳稳前进,同时在李逵带领下,有穿龙布阵,伏虎掺槌,削棍的优雅动作,威武雄壮,生气勃勃,呈现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派,热闹非凡。





英歌舞后面配有街头小戏,也是混进大名府的好汉,他们通过各形各式的妆扮,有趣的表演,启发人们勤劳俭朴,团结友爱的真、善、美观念。讽笑一些懒、偷、骗的歪风邪气。有如传统节目中有公背婆、度观音、偷抱猪仔、傻婿上厅、瞎子算卜、婆媳相吵等等,通过有趣的表演,教育群众勤劳勇敢,战胜困难,以正劫邪 。







“英歌舞”今年6月已入选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万吉象歌


  陆河县西北部的南万镇,1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传颂着“吉象”美丽的传说。


  据传清朝年间,南万山区瘟疫流行,灾害连年,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天,当地上空突然金光万道,山地被映得一遍通红,人们惊叹之余,只见一头大象从天而降,顷刻间消失在大地上。从此,南万山区瘟疫循去,万物复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当地百姓视大象为吉祥的化身,为让吉祥长驻,民间巧匠精工彩画,用竹片为骨架,用棉布为皮,制成大象模型,逢年过年、表演队伍由两名青年钻进“象肚”舞象、一“象奴”牵象、一长者手执竹鞭管象,配以手提、肩挑花篮的山妹子,在合着铿锵的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同时,用传统的山歌对唱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歌唱幸福的生活。


  曾一度失传的南万象歌,直至陆河建县初期才重登舞台,随后在原有的唱腔基础上作了艺术加工、内容修改。


 “南万吉象歌”已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麒麟舞


  海丰麒麟舞主要活动于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是海丰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舞狮的样式之一。原为古代原始体育活动的风俗,与反抗强暴、异族入侵有关,后衍变成盛会节日、共庆瑞祥的有益文娱活动。







海丰麒麟舞的表演形式各个班子不尽相同,有的班子有引舞的人,有的则无。如附城镇圆山村的青麒麟,就有两个弄狮人,一者戴着面目狰狞面具(傩戏的面壳)扮成魁星,手提仙拂,不时扰弄麒麟;一者则头戴哪吒帽,背挂宝剑,手提弄狮球,不时同麒麟玩耍。





海丰麒麟舞至今为止还保留传统的表演方式,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所,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开始舞动麒麟,先朝天拜三下,接着绕圆场和朝场地四个角落觅食,此时唢呐吹奏的狮诗《吃四门》,然后在场地中间舞弄,表演出打滚、舐脚、洗须、咬骚等风趣动作及喜怒哀乐的情绪。麒麟舞后为武打表演,这是海丰麒麟舞的传统精华,先后表演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对铁尺、辗藤牌,最后集体搬棍对打,随着吹打乐节奏的加剧形成表演的高潮(舞蹈化的武术表演),以上表演项目每个班子不一定样样都有,但起码要有五项,故叫“搬五彩”。每次表演以班里师傅再次舞起麒麟头鸣炮参拜结束。


“麒麟舞”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东坑地景


  东坑地景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东坑上屋村先祖太公彭简宜从江苏省苏州府引进来的,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传统艺术的民俗活动在继承、保留的同时,又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精神和艺术内涵。



东坑地景是当地一年一度的闹元宵巡游活动。整个巡游队伍由300余人组成。以汉族历史人物、传奇小说等为题材编成戏剧情景节目,如《八仙骑八兽》、《金山战鼓》、《西游记》、《天仙配》、《三星拱照》、《花木兰从军》、《岳母刺字》、《八仙过海》、《薛仁贵征东》等。辅以串花灯、耍金龙、舞狮、舞大象、挑花篮、扭秧歌、彩旗队、花环队,配以八音大锣鼓的鼓乐队,加上沿途燃放绚丽多彩的花灯炮(结成十二托,悬于长木上,每托花样不同)、鞭炮、铁制的三把连响。活动中爆竹声震耳欲聋、巨型烟花腾空而起,把山村夜晚装点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景像蔚为壮观。出游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晚上六点开始,从本村出发,沿着各村各寨依次游行表演。


“东坑地景”今年6月已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塘吹打乐


  南塘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历来民间民族音乐较为丰富,南塘民间吹打乐庆兴班,系郑氏家族班社。创始人郑梧天出生于南塘镇,从小跟随父辈学习吹打乐。民国初年,他熟练掌握了吹打乐的各种技巧和伴奏知识,经常在当地的各个红白事场合吹奏,并在戏班中伴奏一显身手。由于艺术水平高超,他很快在海陆丰一带的乐坛中走红。由于他对职业的喜爱又狠下苦工练就了“顶土笼”、“顶大鼓”、“顶碗”,同时吹奏得一手好手艺,更在当地唢呐班的“打武”表演中名噪一时;后来郑梧天与兄长梧炎、弟梧花组建五家族吹打乐班,起名为“庆兴”班,并成为民国年间海陆丰最着名的吹打乐队之一。



南塘庆兴班吹打乐队以大小唢呐吹歌为主,与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相结合,有时还与弦乐合奏,头顶瓷碗单吹或双吹等高难度动作的演奏。吹奏的乐曲有“和经”即伴奏佛、道曲文和吹打牌子。还有伴奏即“师公”诵经唱的佛,道曲调。有流行于陆丰南塘镇、湖东、陂洋镇、惠来县、普宁市一带民间百事佛曲也称“经偈”曲乐。曲名有:《叹仔书》、《引灵拜佛》、《十方佛祖》、《排灯》另有流行于海陆丰的道经偈且红白事场合都能应用。曲牌有:《三清赞》、《孤魂叹》、《五字偈》、《七字偈》、《金钱花》、《开阳台》、《天尊板》、《取江土》、《三酌酒》等,还有正字戏、白字戏上的大量曲牌和其它套曲,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演奏。


  南塘庆兴班海陆丰吹打乐队传承至今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接受,得到各级党政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关心支持,国内韵专家、教授多次到南塘莅临指导、观摩采风,庆兴班吹奏的《许英杰和番》、《五台山》套曲由音乐工作专家卓荣光录音、记谱、载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2006年3月,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幸志斌和北京的器乐曲集成主编、教授莅临南塘,现场聆听庆兴班演奏的《三板》等曲,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同年7月南塘庆兴班代表广东省赴河北省南戴河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获得“特别优秀奖”、全国“吹歌大王”等荣誉称号。


“南塘吹打乐”今年6月已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钱鼓舞


  钱鼓舞,又称《踏钱鼓》,是一种历史悠久,艺术独特的民间歌舞。由二个角色或四个角色演唱,今人多编作群舞。演员为童伎,男女配对;身着彩衣,绿男红女。头戴哪叱帽,手持舞具钱鼓,载歌载舞。原始形态,多穿插有人物、情节。今天流传下来的故事,有《陈三磨镜》、《郭华卖胭脂》、《裴航遇云英》等。这些故事的本身或缘于《唐人传奇》,或源于《宋元话本》,形态古老。演出时,有帮腔,亦有伴奏。帮腔衬词用“啰哩嗹”,是一种古老的梵曲。伴奏乐曲有《柳青娘》、《双清》、《钱鼓尾(串)》等。《柳青娘》是一支古老的“牌子曲”。《钱鼓串》很独特,其音乐语言可谓仅见。舞蹈动作有二套,一套属《钱鼓》的舞蹈动作:如击鼓、摇鼓、打鼓、抖鼓、抛鼓、接鼓等;一套属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如骑马、勒马、望楼、磨镜、照镜、穿针、引线、绣花等。两套动作,揉合一起,天衣无缝,是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向戏曲艺术过渡的绝妙范例。








据老艺人们世代口述:踏钱鼓是由闽南流入海陆丰的。至今亦有26世代以上,计750年的历史,即宋元间旧事。在历史上由于天灾人祸,钱鼓文脉有若悬丝,生生灭灭,至20世纪50年代间,海丰文化馆长马康,发现钱鼓老艺人李火奕身怀绝技,乃组织挖掘、传承、整理等工作,才让这一古老的、独特的艺术,重为世人所知。不久,汕尾地区各地再次进行了一些挖掘工作,有新的发现,加大了抢救工作的成效。整理后的踏钱鼓,曾到北京演出,获得大奖,并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广东卷》。




“钱鼓舞”2006年已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版权所有 · 2018 汕尾市图书馆
本馆地址:城建规划局办公大楼一楼 电话:0660—337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