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东平,1910年生于广东海丰,1927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丘东平到十九路军当文书,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和福建事变。这一时期,丘东平发表了《梅岭之春》、《通讯员》等诸多作品。
丘东平1938年4月任新四军一支队敌工科科长,随先遣队开赴江南敌后,同时兼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对外秘书。这期间是他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代表作《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等发表在《七月》上,体现了民族的抗战意志,他因此成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家,被当时文坛评价为抗日期间最有希望的青年作家。
1940年10月,丘东平随陈毅抵盐城。刘少奇及陈毅决定建立鲁艺华中分院,丘东平为筹委会主任。1941年2月8日,鲁艺华中分院诞生。他负责行政事务,兼文学系教授。他还主持召开了院校业务骨干参加的文艺大众化方向的讨论,提出艺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为工农兵服务。当时延安文艺座谈会尚未召开,这次讨论为根据地首创。期间,他创作不少军事报告文学,如《截击》、《把三八式枪夺过来》,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向敌人腹部进军》。
1941年7月,日、伪军1.7万余人合击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驻盐城的党政军机关、后勤部门及学校等单位全部分散转移。遭日军突袭,本来殿后的丘东平来到队前指挥突围,就地掩护直到壮烈牺牲,年仅31岁。刘小清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