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中国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偕同夫人、钢琴伴奏家黄慕理女士,应电白文化界的邀请,到电白县水东镇演出。
我记得解放后,在电白县接待工作历史上,最精、最细,要求最高的一次接待工作,要算是接待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被誉为“音乐神童”的马思聪先生。电白从外地聘请两名高级厨师和电白原有的几名著名厨师,按照上级的通知,并征求马先生助手的意见,早餐精制各种咸、甜点心和咖啡、牛奶、白粥。正餐有牛扒、猪扒、鸡丝饺、海鲜,还有咖喱鸡翼和金针云耳滑鸡,以及面包等。
在水东大礼堂演出,也是电白历史上对观众要求最严格的一次。参加的观众,事前要培训,反复讲几个不准:不准提前退场,不准衣冠不整,不准穿拖鞋,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吃东西……
至于演出会场,全面整理修饰一新,舞台上铺上新地毯,四周墙壁贴上新墙纸,以保证演出的音乐质量。
电白人以能听到马先生伉俪的演奏,特别是听到马先生在抗日炸弹声中创作的世界著名的《思乡曲》而感到荣幸,真可谓 “高山流水, 处处有知音”。但观众中也有少数“下里巴人”,没有水平欣赏这种高雅艺术,以致下半场时间打瞌睡的人也有。
“文革”中,马思聪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被“文革少将”随意打骂,因为姓马,被强迫吃草。夫人黄慕理被责令打扫街道,每天要写一份揭发马先生的罪行材料,“如不老实,死路一条。”
在小女儿的劝说下,马思聪化装成工人,带着至爱的小提琴与妻儿,偷渡过香港,后飞到华盛顿。他在纽约对记者说:“我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不久,他被错定为“叛国投敌分子”。
离开祖国19年后,马先生终于收到了为他平反的通知书。
在美国20年,他仍和过去一样,埋头于音乐创作,后来病逝,终年75岁,没有遗言,只在书桌上留下一篇未完成的遗作,题为《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