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抗日第一线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呼吁全国同胞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东平响应党的号召,在香港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不久,经二哥丘国珍介绍,赴南昌,任驻防江西的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1892-1972)的秘书,为推动国民党军队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后来随十九路军调到淞沪一带布防。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侵略军背信弃义,忽然向驻闸北十九路军进攻,翁照垣不顾上峰是否有令,果断命令官兵向日军开枪反击。至此,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东平随翁照垣战斗在闸北阵地。当时参加战斗的还有他的二哥丘国珍(时任旅参谋长)、五哥丘汝珍、七弟丘俊,四兄弟决心与日寇血战。日本侵略军遭到十九路军将士的猛烈还击,但由于蒋介石的妥协投降主义路线,十九路军不得不全线撤退,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剿共。到福建后,东平和五哥汝珍常为此和军中的头目发生冲突。
翁照垣属国家主义派,有一次要召集军中进步文化人士开会,准备一网打尽,东平事先获悉即通知他们躲避。当翁照垣查问此事时,东平指着翁的鼻子说:“你反动!”翁照垣老羞成怒,要逮捕他,由于二哥丘国珍出面说情,才免于遭难。东平愤怒地离开十九路军,再次到香港。他和几个同志合办《新亚细亚月刊》,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梅岭之春》发表在该刊第一期上。该刊只出了三期就被港英当局禁止。东平又离开香港到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活动,并结识了胡风、欧阳山等。在他们的影响下,东平决定献身于革命文艺事业,1932年11月15日,《文学月报》发表了东平的成名短篇小说《通讯员》。这篇小说取材于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斗争生活,发表后颇引人注目。鲁迅和茅盾在向国外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草鞋脚》一书里,选录了东平的《通讯员》,并在“简介”里介绍了这篇作品:“在所有现代中国描写苏区生活的小说中”,它是“直接得来的题材,而且写得很好。”
为了纪念“一·二八”抗战一周年,1933年1月东平写了《一·二八抗日战争的回忆》,在《东方杂志》发表,提醒广大读者不要忘记“一·二八”的英勇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的重炮又复轰击山海关,进窥平津了,国难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1933年10月26日,福建省政府及十九路军代表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工农红军代表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1月17、18日,十九路军将领及响应“闽变”的各方代表云集福州,先后在戚公祠“补山精舍”、鼓山举行秘密会议,决定1933年11月20日在福州召开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出通电,宣布举事反蒋抗日。
1933年11月21日,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反蒋抗日联共。为了促成这一爱国行动,丘东平在事变前又从上海回到十九路军,仍担任翁照垣的秘书,参加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组建工作。二哥丘国珍担任人民革命政府警察局长,至今福州于山戚公祠石壁上,还镌刻着他题写的“国魂”,反映了那时他对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追怀!
1934年1月,由于蒋介石派军队围攻,十九路军内部不团结,人民革命政府孤立无援,终于失败。继续探索前进道路 1934年初,东平回到上海,一面参加“左联”的活动,一面进行创作,先后创作发表了反映“一·二八”上海抗战和海陆丰农民运动的作品,如《骡子》、《投宿者》、《哑哥》、《小莫斯科》等。冬末,东平受命在上海、香港之间,为党的抗日统战组织工作。
1935年春,东平东渡日本,参加了“左联”东京分盟的活动。在东京,东平结识了臧云运,魏猛克、蒲风、欧阳凡海等。拜会了郭沫若。郭沫若在读了东平的作品后,特地在《东流》发表了《东平的眉目》,对东平的性格及其作品予以很高的评价,说“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中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
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消息传到日本后,东京“左联”的同志无比兴奋,东平决心回祖国、到革命根据地当红军去。
1936年春,东平回到上海。当时上海党组织和苏区的交通路线中断了,东平只好又到香港。党派到香港的宣侠夫、梅龚彬同志正在九龙与原十九路军一些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组织“民族解放革命同盟”,东平和陈子谷、陈辛仁立即参加了这一工作。这时,东平结识了叶挺将军。
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蒋光鼐、蔡廷锴、翁照垣等在南宁宣布恢复十九路军建制,东平从香港赴南宁担任已是第一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翁照垣的秘书。后因反蒋又失败,翁照垣率部队进驻广西北海,听到当地群众反映日本人中野的间谍活动,立即布置丘东平调查、相机行事。东平深入群众调查得知,中野不仅刺探我国政治、军事情报,而且勾结地方黑恶势力,欺压百姓,当即把情况报告翁照垣。1936年9月3日晚,翁照垣派便衣人员将中野顺三刺死。群众闻讯拍手称快。但日军暴跳如雷,派两艘军舰到北海海面,要登岸“调查”。翁照垣严词驳斥,下令限时撤离,否则开炮射击,日舰只好灰溜溜撤离北海。
为民族解放献身
抗日战争开始后,东平在新四军汉口办事处,会见了叶挺,并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服务团。不久,东平随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进入敌后。1939年初春,东平所在的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合并,东平任一支队政治部敌军工作科长,兼任陈毅的对外秘书。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党中央任命陈毅代理新四军军长。东平随陈毅离开了苏南茅山根据地,回到军部驻地盐城。东平出任鲁艺华中分院副院长。1941年7月,有一天东平和戏剧系师生被日军包围,他指挥并掩护师生突围,在一座桥上,被敌人击中,不幸牺牲!在他短暂的一生,主要著作有《沉郁的梅冷城》、《将军的故事》、《长夏城之战》、《第七连》、《茅山下》等7部,颇受研究者好评。
福建民变“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